贸促周讯
江苏贸促周讯-摘编(2023年第43期)
来源:本站发布:2023-11-10访问量:287

目录


一、经贸政策

1. 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2. 李强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3.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4. 商务部印发《大宗产品进出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 将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的稀土纳入报告目录

5. 江苏发布元宇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二、经贸资讯

1. IMF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4%

2.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中国自贸试验区研究报告

3. 《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在华生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即将生效

5. 第六届进博会韩国中小企业参展数量大幅增加

6. 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允许进口合规印度尼西亚野生水产品

7. 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32万亿元

8. 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1012亿美元

9. 十年间中国绿色进出口规模增长约32.5%

10. 10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91.9万辆,同比增长27.5%

11. 我国首次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12. 《世界开放报告2023》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

13. 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1亿户

14. 10月物流业景气指数52.9% 物流活动保持较好活跃度

15. 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16. 截至2023年9月 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480.5万件、4512.2万件

17. 134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

18. 9月境内专业场馆举办展会增长1.8倍

19. 2022年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市场增长率达21.62%

20. 中国贸促会签发全国贸促系统首份办理附加证明书的商事证明书

21. 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 9月签证金额增长7.59%

22.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命名交付

23. 我省23家老字号企业亮相进博会

24. 134届广交会收官,南京交易团意向成交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5. 南京市已有3000余家侨企

26. 500亿元!储能电池和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无锡

27. 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百强榜发布 常州经开区位列第一

28. 苏州倾力打造一流涉台发展环境

29. 中德标准化合作苏州创新中心揭牌运行

30. 斯堪尼亚动力总成等13个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31. 淮安市出台十二条措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32. 泰州与阿斯利康再签新合作!

33. 泰国成泰州市企业“走出去”重要目的地

34. 金坛合成生物产品首次实现出口

 

一、经贸政策

1. 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习近平指出,2018年以来,进博会成功举办五届,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2. 李强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向本届进博会致信,重申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自举办以来,积极联通中国和世界,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不断增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更加彰显。

李强在与大家分享了几个具体的“进博故事”后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人心所向,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最明智也是最自然的选择。中国真诚希望与各国一道,在开放的大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李强强调,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持续推进“市场机遇更大”的开放,积极扩大进口,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继续为世界创造巨大市场红利。持续推进“规则对接更好”的开放,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持续推进“创新动能更足”的开放,与各方加强创新合作与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改革,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持续推进“包容共享更强”的开放,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坚定不移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同时更好发挥上海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并在上海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古巴总理马雷罗,哈萨克斯坦总理斯迈洛夫,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越南副总理陈红河,阿塞拜疆副总理穆斯塔法耶夫,斐济副总理兼贸易部长卡米卡米加,尼加拉瓜总统投资、贸易和国际合作顾问奥尔特加,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普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以及来自世界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商学等各界代表约1500人出席开幕式。

与会外国领导人在致辞中表示,进博会已成为全球经贸合作重要平台,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国担当,愿同中方一道,进一步加强贸易、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卫生健康等领域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定支持自由贸易,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挥权威作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实现世界包容可持续发展。

 

3.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会议指出,稀土是战略性矿产资源。要统筹稀土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统筹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力量,积极推动新一代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研发应用,加大高端稀土新材料攻关和产业化进程,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等行为,着力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决定将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我国口岸数量多、对外人员和货物来往频繁,修订完善国境卫生检疫相关法律有利于筑牢口岸检疫防线,更好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公共安全。要完善国境卫生检疫联防联控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强化协同联动,加强口岸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优化国境卫生检疫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和应急相结合的口岸传染病防控体系。要统筹做好国境卫生检疫和人员经贸往来,依法科学精准落实防控措施,优化查验检疫、医学巡查和卫生处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更好适应我国对外人员经贸往来加快恢复的需要。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专利法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专利申请和审查制度,提升我国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与有关国际条约的衔接,着力发挥专利法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新产业新赛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普法宣传活动,大力营造保障和支持创新的法治环境。

 

4. 商务部印发《大宗产品进出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 将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的稀土纳入报告目录

11月7日,商务部发布通知称,根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商务部结合近年来我国大宗产品进出口情况和管理需要,对2021年制定的《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大宗产品进出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执行。

根据通知,在大豆、油菜籽、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豆粕、鲜奶、奶粉、乳清、猪肉及副产品、牛肉及副产品、羊肉及副产品、玉米酒糟、关税配额外食糖等14种产品继续实行现行进口报告制度的基础上,主要新增内容如下:

一是将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原油、铁矿石、铜精矿、钾肥纳入《实行进口报告的能源资源产品目录》,将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的稀土纳入《实行出口报告的能源资源产品目录》。进口、出口上述产品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履行有关进出口信息报告义务。

二是商务部委托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负责上述新增5类能源资源产品报告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核对等日常工作。

通知明确,《大宗产品进出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自2023年10月31日起执行,执行期至2025年10月31日。

 

5. 江苏发布元宇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近日,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省国资委、省广播电视局五部门联合发布《江苏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江苏元宇宙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目标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速超20%,工业元宇宙应用水平全国领先,成为元宇宙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高地。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6年,省元宇宙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引育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20家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和100家融合应用企业,争创1个国家级元宇宙创新应用先导区。

《行动计划》聚焦新体系,提出加快XR、数字孪生等元宇宙技术在工业关键流程深度应用,以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为重点,推进各类感知数据的实时接入,实现虚实协同、以虚促实,打造车间级、工厂级工业元宇宙集成应用标杆。聚焦新问题,提出瞄准元宇宙技术前沿和演进方向,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围绕近眼显示、感知交互、数字孪生等元宇宙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协同攻关,前瞻布局关键技术研发。聚焦新赛道,提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强化算力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生态,不断满足江苏元宇宙产业发展需要。

 

 

二、经贸资讯

1. IMF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月7日宣布,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4%,高于此前预期。

 

2.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中国自贸试验区研究报告

11月6日,在商务部主办的“投资中国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投资促进活动上,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题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在促进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南南合作中的作用》的报告。这是国际组织首次围绕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布专题研究报告,彰显出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报告指出,中国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对接国际最高标准、注重可复制的改革为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采用分阶段的渐进方式,提升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促进创新和科技发展,扩大服务业和数字产业等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取得了积极成效。

报告肯定了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成就,指出自贸试验区是中国独特的创举,加速了中国的开放和改革。自贸试验区有效推动了政府服务的改善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外商投资的增长。报告认为,自贸试验区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广泛的经济联系,更为发展中国家谋求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3. 《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在华生效

《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1月7日起在中国生效实施,中国同《公约》缔约国之间公文书跨境流转将不再经过传统的“外交部门认证+使领馆认证”的“双认证”程序,而是在《公约》框架下启用基于附加证明书的“一步式”证明新模式。据悉,这将大幅节省中外公民和企业的办证时间和经济成本。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即将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将于2023年11月10日生效。

根据协定,中国公民持公务普通护照、普通护照和旅行证,哈萨克斯坦公民持普通护照和回国证明,因私人事务、商务活动(包含谈判、签约、提供咨询服务及其他商务活动等)、旅游、医疗、国际运输及过境事由,在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自入境之日起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不符合上述事由及时限的,需在入境对方国家前办妥相应签证。

 

5. 第六届进博会韩国中小企业参展数量大幅增加

韩国贸易协会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韩国贸易协会报名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韩国企业数量相比去年大幅增加,凸显进博会已成韩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重要平台。

韩国贸易协会地区合作室中国科负责人尹在民告诉记者,有94家韩国企业通过韩国贸易协会报名参加第六届进博会,比去年增加40家。“这些参展企业中约有一半是首次参展,这体现出韩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期待。”

 

6. 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允许进口合规印度尼西亚野生水产品

从海关总署获悉,11月6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海洋事务与渔业部有关印度尼西亚输华野生水产品的检验检疫要求规定,即日起,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印度尼西亚野生水产品进口。

 

7. 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32万亿元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0.03%。其中,出口19.55万亿元,增长0.4%;进口14.77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4.78万亿元,扩大3.2%。按美元计价,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9万亿美元,下降6%。其中,出口2.79万亿美元,下降5.6%;进口2.11万亿美元,下降6.5%;贸易顺差6840.4亿美元,收窄2.7%。

今年10月份,我国进出口3.54万亿元,增长0.9%。其中,出口1.97万亿元,下降3.1%;进口1.57万亿元,增长6.4%;贸易顺差4054.7亿元,收窄27.9%。按美元计价,今年10月份,我国进出口4931.3亿美元,下降2.5%。其中,出口2748.3亿美元,下降6.4%;进口2183亿美元,增长3%;贸易顺差565.3亿美元,收窄30.8%。

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10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2.26万亿元,增长1.8%,占我外贸总值的64.9%,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63万亿元,增长2.1%;进口9.63万亿元,增长1.3%。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6.29万亿元,下降10.3%,占18.3%。其中,出口4.07万亿元,下降8.9%;进口2.22万亿元,下降12.8%。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5万亿元,增长6.7%。其中,出口1.78万亿元,增长10.3%;进口2.72万亿元,增长4.4%。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自欧盟、美国进口增长。前10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5.23万亿元,增长0.9%,占我外贸总值的15.2%。其中,对东盟出口3万亿元,增长0.6%;自东盟进口2.23万亿元,增长1.3%;对东盟贸易顺差7696.4亿元,收窄1.6%。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59万亿元,下降1.6%,占13.4%。其中,对欧盟出口2.94万亿元,下降5%;自欧盟进口1.65万亿元,增长5.1%;对欧盟贸易顺差1.29万亿元,收窄15.3%。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86万亿元,下降7.6%,占11.2%。其中,对美国出口2.91万亿元,下降9.9%;自美国进口9488.7亿元,增长0.2%;对美贸易顺差1.96万亿元,收窄14.1%。日本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日本贸易总值为1.84万亿元,下降6.5%,占5.4%。其中,对日本出口9193.6亿元,下降2.9%;自日本进口9240.1亿元,下降9.8%;对日贸易逆差46.5亿元,收窄94.1%。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5.96万亿元,增长3.2%。其中,出口8.78万亿元,增长7.7%;进口7.18万亿元,下降1.8%。

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增长。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8.24万亿元,增长6.2%,占我外贸总值的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3万亿元,增长5.6%,占出口总值的62.9%;进口5.94万亿元,增长7.4%,占进口总值的40.2%。国有企业进出口5.51万亿元,下降0.2%,占我外贸总值的16.1%。其中,出口1.56万亿元,增长0.5%;进口3.95万亿元,下降0.6%。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48万亿元,下降9.2%,占我外贸总值的30.5%。其中,出口5.67万亿元,下降9.4%;进口4.81万亿元,下降9%。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近6成,农产品出口增长。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1.43万亿元,增长2.8%,占出口总值的58.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09万亿元,下降17.5%;手机7629亿元,下降2%;汽车5824.3亿元,增长88.5%。同期,出口劳密产品3.4万亿元,下降2.4%,占17.4%。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9341.8亿元,下降3.1%;纺织品7879.3亿元,下降3.9%;塑料制品5783亿元,增长1.1%。此外,出口农产品5630.9亿元,增长6.7%。

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和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9.76亿吨,增加6.5%,进口均价(下同)每吨782.6元,上涨0.1%;原油4.73亿吨,增加14.4%,每吨4144.2元,下跌14.1%;煤3.84亿吨,增加66.8%,每吨788.8元,下跌19.4%;天然气9650.8万吨,增加8.8%,每吨3702.2元,下跌9.6%;大豆8241.5万吨,增加14.6%,每吨4252.7元,下跌4.1%;成品油3884.8万吨,增加93.6%,每吨4094.3元,下跌20.5%。同期,进口机电产品5.31万亿元,下降7.6%。

 

8. 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1012亿美元

国家外汇局11月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2亿美元,较9月末下降138亿美元,降幅为0.44%。

 

9. 十年间中国绿色进出口规模增长约32.5%

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11月5日发布了《世界开放报告2023》。报告中指出,多年来,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效明显。2013—2022年,中国绿色进出口规模从8144.3亿美元增至10792.8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约32.5%,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2.5%。

 

10. 10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91.9万辆,同比增长27.5%

11月8日,乘联会发布了月度分析,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91.9万辆,同比增长27.5%,环比增长13.8%。今年累计生产683.5万辆,同比增长31.5%。

11. 我国首次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11月7日在重庆闭幕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携手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包括坚持崇尚科学、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平等包容、团结协作、普惠共赢等六方面具体内容,如完善全球科技治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共建全球创新网络;坚持科技创新人员和资源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倡导各个国家和科学研究实体平等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主体深度协作、互学互鉴;探索互利共赢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互惠互享等。

 

12. 《世界开放报告2023》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

11月5日,《世界开放报告2023》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召开,现场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3》,公布最新的世界开放指数,积极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虹桥智慧”。

《世界开放报告》是虹桥论坛的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2023》主要内容包括:公布最新的世界开放指数,深入探讨典型经济体开放能力与合意开放之间的关系,研判全球开放政策的现状及前景;聚焦全球开放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入剖析全球数字经济与开放规则演进、全球绿色贸易开放合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全球共同开放与国家安全、全球价值链发展现状及趋势等热点领域;通过“联合国2030年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中国家开放与进博会”“高水平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等章节,总结中国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实践。

世界开放指数是该报告的核心创新成果、最大特色和亮点。该指数通过测度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经济开放、社会开放和文化开放,包括开放政策和开放绩效,共计29项具体量化指标,对129个经济体2008年至2022年的开放度进行排名。世界开放指数自2021年首发以来,在社会各界获得热烈反响。最新的世界开放指数显示,2022年的世界开放延续了 2008年以来总体下降的走势,国家之间、领域之间、区域之间的开放态势分化加剧。积极开放与保守封闭正激烈碰撞、胶着对立,维护和扩大世界开放仍需各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13. 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1亿户

市场监管总局11月7日发布今年前三季度经营主体数据:

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1亿户,较2022年底增长6.7%。

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2480.8万户,同比增长12.7%。

 

14. 10月物流业景气指数52.9% 物流活动保持较好活跃度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9%,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业务总量指数小幅回调,但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15. 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GII 2023)排名达到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

 

16. 截至2023年9月 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480.5万件、4512.2万件

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截至2023年9月,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480.5万件、4512.2万件。

 

17. 134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

134届广交会线下展11月4日在广州闭幕,实现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8%,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其中,参展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成交122.7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

 

18. 9月境内专业场馆举办展会增长1.8倍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境内专业场馆共举办各类展会3248场,同比增长1.8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32.4%。其中,大型展会1908场,同比增长2.3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56.9%;展览总面积76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51.5%,已超过2019年全年展览面积。

19. 2022年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市场增长率达21.62%

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获悉:最新发布的《中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态势研究(2022—2023年)》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为204.86亿元,市场增长率达21.62%,产业仍然处于快速成长期。

2022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加速聚合,企业间不断加快优势资源整合,产学研持续联动。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金额达28亿元,同比增长22%。

 

20. 中国贸促会签发全国贸促系统首份办理附加证明书的商事证明书

11月7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在我国生效实施。中国贸促会商事证明书、原产地证书被纳入附加证明书认可的文书范畴。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于11月7日签发了全国贸促系统首份办理附加证明书的商事证明书。

11月7日,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获得首份附加证明书的商事证明书的企业,办理了向沙特合作方出具的委托书商事证明书后,第一时间获得外交部签发的附加证明书。该公司经办人欣喜地表示,与以往用18个工作日才可获证的领事认证相比,此次申办全过程仅用3个工作日,且节省了国外驻华使领馆的高额领事认证费用,极大地便利了公司跨境商事公文的认证办理,对公司跨境投资和境外机构的经营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21. 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 9月签证金额增长7.59%

从贸促会获悉:今年1月至9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暂准进口”)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455.06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3.39%。

其中,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2879.68亿美元,同比增长6.51%;签证份数共计289.36万份,同比增长12.15%。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488.93亿美元,同比增长7.59%;签证份数共计119.93万份,同比增长19.09%。这表明,我国外贸企业利用自贸协定出口海外的热情持续提高。

1月至9月,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5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0%;签证份数共计15.95万份,同比增长47.15%。这表明,随着RCEP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RCEP政策红利在不断释放,我国外贸企业利用RCEP享惠的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2.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命名交付

11月4日,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与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其所属爱达邮轮有限公司正式签署相关交船文件,运营准备工作全面启动,“爱达·魔都号”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

 

23. 我省23家老字号企业亮相进博会

11月5日,第六届进博会开幕,来自江苏的23家老字号企业带着120余件“看家产品”亮相,展现老字号独特技艺和匠心传承。

老字号是文化的表达,也是文明交流的语言。赏、用、玩、食之间,江苏老字号产品突破语言、地域、技艺,既是商品、也是艺术,更是江苏与世界的对话。

 

24. 134届广交会收官,南京交易团意向成交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1月4日,第134届广交会圆满落幕。从南京市商务局获悉,本届广交会,南京市交易团累计组织330余家外贸企业参展,意向成交额达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5. 南京市已有3000余家侨企

11月2日,第四届“侨家名品播览会”在侨智港·数动未来空间站举行。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旨在为企业搭建与海外侨团的合作平台,拓展“直播经济”新模式,助力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据悉,目前,在宁侨企共有3000余家。

 

26. 500亿元!储能电池和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无锡

11月5日晚,无锡惠山区掀起重大项目“秋季攻势”:总投资130亿元的中能瑞新方形铝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产业项目、总投资7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20亿元的无锡惠山钱桥绿色航运产业园区和科教城产业片区项目同步签约。

此次签约的中能瑞新方形铝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产业项目,由中国能建下属中能瑞新(深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分两期建成40GWh储能电池研究及生产建设项目,同时中国能建华东建投拟在该产业片区投资打造新能源产业园。惠山钱桥绿色航运产业园区和科教城产业片区项目由惠山区与中国能建华东建投共同投资开发,其中绿色航运产业园区项目旨在挖掘运河沿线区位优势,融入新兴产业,提升片区活力;科教城产业片区项目致力于打造产业科创平台、综合共享中心、山水创智家园。

 

27. 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百强榜发布 常州经开区位列第一

10月28日,“中国县域(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023”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发布“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常州经开区位列全国第一。会上,“2023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同时揭晓,遥观镇位列第47名。

评选课题组从综合实力、区域活力、创新创业、开放协作、四化转型五个维度,结合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总收入、“四上”企业数量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等23项具体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全国省级开发区进行了总体评估。

 

28. 苏州倾力打造一流涉台发展环境

1986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苏州以来,苏州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完善优化对台服务机制,持续落实各项惠台措施和同等待遇,增强广大台商台胞扎根苏州、深耕苏州的发展信心,为深化苏台两地经贸交流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今年前三季度,苏州新设立台资企业544家,实际使用台资15.42亿美元,企业数同比增长84.4%,实际使用台资增长97.7%。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超1.3万家,注册资本达930.82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372.64亿美元。

 

29. 中德标准化合作苏州创新中心揭牌运行

11月7日,标准创新融合发展推进会——苏州中德标准化合作交流活动在太仓举行,由太仓市政府、苏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建设的中德标准化合作苏州创新中心揭牌运行。

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与中德标准化合作苏州创新中心共建的太仓工作站正式运行,为苏州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搭建又一重要平台。

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欧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德标准化合作苏州创新中心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开展标准化合作。会上还启动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比对分析研究项目。

 

30. 斯堪尼亚动力总成等13个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近日,如皋举行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暨斯堪尼亚动力总成项目开工仪式。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出席活动,与瑞典客商等共同为项目开工奠基培土。

据悉,瑞典企业斯堪尼亚是全球领先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制造商之一,享有“公路之王”的美誉。落户如皋的斯堪尼亚中国生产工厂是该集团全球第三个研发制造基地,也是我国放开汽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后的首批外商独资项目,一期整车制造项目已于去年6月动工建设,二期动力总成项目占地面积约388亩,预计2025年建成,设计年生产能力5万台动力总成。一、二期项目属于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届时将同步投产,在如皋形成较为完整的重卡生产链。斯堪尼亚亚洲工业运营总裁Ruthger de Vries先生介绍,动力总成项目是企业基于汽车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等因素慎重决策的新投资项目,表明了斯堪尼亚深耕中国市场、持续加快发展的决心,也体现了对南通交通区位、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的青睐。

 

31. 淮安市出台十二条措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动全市外贸促稳提质,近日,淮安市出台《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十二条措施》。

出台《十二条措施》旨在为淮安市外贸企业提供更好政策支撑和服务保障,帮扶企业应对困难挑战,推动全市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全力巩固外贸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主要包括3个部分、12条措施。一是促进外贸规模增量提质。提出支持重点外贸企业做大规模、鼓励外向型项目招引、支持外贸基地建设、支持参加境内外展会、推动本地制造贸易回流5条措施。二是聚力培育外贸发展新业态。提出加快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支持跨境电商重点企业引进、支持外综服企业培育、推动公共海外仓建设使用4条措施。三是优化外贸发展营商环境。提出充分发挥出口信保作用、提升进出口便利化水平、开展外贸业务精准化培训3条措施。

 

32. 泰州与阿斯利康再签新合作!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首日,在全球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主展台,泰州医药高新区-阿斯利康安达释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省长许昆林、副省长方伟、省政府秘书长吕德明、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澜,市长万闻华、副市长刘志明出席签约仪式,并与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等共同见证签约。

安达释新生产线根据协议相关内容,阿斯利康将在去年增资1.8亿元在泰州建设安达唐生产线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投资1.9亿元建设安达释新生产线,持续引入糖尿病药品核心技术以及全产品生产链供应链,将泰州打造成为阿斯利康糖尿病产品的全球生产供应基地。

 

33. 泰国成泰州市企业“走出去”重要目的地

近日从泰州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泰国成泰州市企业“走出去”投资重要目的地。前三季度,泰州企业对泰国累计投资1.5亿美元,创同期新高。数据显示,今年泰州市在泰国的投资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占全市境外投资总额的48.5%。

 

34. 金坛合成生物产品首次实现出口

11月2日,常州新一产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完成首单产品出口,这是该企业的首次出口,也是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该项业务的首次出口,填补了金坛区在合成生物领域出口的空白,标志着金坛区在合成生物领域迈出了坚定步伐。

常州新一产是华大集团子公司,于去年成立。主要业务为生产酶、引物、HCV/HIV重组抗原等生物原材料,致力于开发与提供生命科学上游核心原料及完整解决方案。今年以来,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成功开发欧美客户。